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房子话题不管在哪个年代都是超高关注度的话题,毕竟百姓的衣食住行四大要素,除了吃饭穿衣,住就是人生最大的问题,可最近深圳市住建局的一纸文件瞬间引爆了所有人关注。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如果政策真的全国施行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呢?
配售型保障房不能变商品房
这次深圳住房改革的文件核心只有一条:今后配售型保障房再也不能转成商品房了,政府将对其进行永久封闭管理!
简单说就是以后买了保障房的家庭将彻底告别之前住几年补差变商品房转手套现一笔的美梦了,未来买了深圳的保障房之后就只能自住,如果自己有了改善性住房也可以按政府规定回购,斩断了保障房变成投资品的可能性。
那啥是配售型保障房呢?配售型保障房是政府专门推出的一种房子,价格比商品房便宜得多,差不多是市场价的50%到70%。
同样地段的商品房卖500万,配售型保障房可能只要200万到300万,想要购买这种房子自然也要符合一定的条件,要同时满足有深圳户籍、在深圳没房且交够社保年限这几个条件。
算是深圳对市民居住条件的一种保障,所以这次新政的最大变化是转变了保障房的属性,让之前符合条件上市就可以交易的房子彻底回归了住的本质,不再成为炒的工具。
虽然从表面上看,购买保障房的人失去了借助保障房大赚一笔的机会,但对真正的刚需家庭来说,这绝对是件大好事。
大量手头并不宽裕但又迫切需要住房的人可以通过购买这种配售型保障房满足自己的居住需求,不用担心房价飙升带来的压力。
能有个安稳的居所,本来就是很多人最大的心愿,而对投资者来说可能要做些改变了,未来楼市的机会要从商品房转移到高端住宅上了。
深圳发布这么狠的政策到底是图啥呢?
搞这一出究竟图啥?
从政府的角度来看,这一招是相当有远见的,深圳推保障房永久封闭管理的本质就是通过堵住投机套利空间,让房子回归住这个最基本的功能。
在新政以前有很多人钻空子,拿着保障房补差再卖出去,这其实已经让保障房的政策初衷走样了,本应服务刚需人群的住房反而成了投资客赚钱的工具。
所以这次的新政,就是为了把之前的政策漏洞给封死,所以深圳此举就是想让住房市场变得更加公平。毕竟住房关乎每个人的幸福生活指数,如果大量保障性住房频繁流入市场交易,反而让真正需要住房的人更难得到机会。
等到封闭管理实行之后,购房家庭可选择的房子就离按需分配更进一步了,资源公平性将会大大提升。
除了追求公平之外,政策跟深圳的总体规划也密不可分,从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一直都按照新加坡为样本,想要打造属于我们的亮点城市。
新加坡的组屋制度就很成熟,80%的居民都住在政府提供的组屋中,这些房子也是不允许变成商品房的,从新加坡的经验来看,双轨制制度可以稳定住民生,也可以让炒房的人大幅减少。
如果政策全面实施下来,政府就可以用双轨制保障大部分普通居民的住房需求,把高端商品房放手给有钱人玩,这是个长远布局,如果走通了这条路之后,可以为我们国家的房地产市场提供一个更加良好的思路。
更多保障房可以给普通家庭住,商品房更加集中在少数高端人群中,社会整体住房问题就可以得到进一步的疏解和平衡。
这么看来,深圳的保障房政策不是简单的调控,更不是单纯的为了打击房价上涨的应急措施,而是个全方位、系统化的大动作。
而且国家同意深圳的这一系列动作,就是想通过深圳进行试点,来个以点带面,成型之后的下一步可能就是向全国推广的节奏。
双轨制来了,房子还会暴涨吗?
我们说了半天的双轨制,其实在很多人眼中,双轨制这个词还是非常陌生的,其实双轨制并不是特别难理解,就是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同时存在,互补干扰的住房制度。
未来楼市要被一刀切成两块,一边是专心解决住的保障房,另一边是让有钱人投资或改善居住的商品房,这样就可以更好的调整供需关系,让我们的房地产市场软着陆。
从普通百姓的角度来看,增加保障房对刚需绝对是大利好,毕竟绝大多数的人都是普通人,房子对于百姓来说就是人生中的大件,可很多人本来就没什么闲钱来购置房屋。
在商品房时代,只要地段稍微好点的房价都让人望而生畏,很多刚需家庭省吃俭用攒够首付,却被每个月的按揭贷款压得喘不过气。
后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就走入了畸形,没房的人只能望房兴叹,越房价越高越越买不起,房哥房姐们手中握有大量房产站在整个链条的顶端坐等收钱,国家的贫富差距跟着越来越大了。
双轨制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深圳推出的配售型保障房可以完全满足刚需家庭的需要,价格便宜不说,位置也不差,而且解决了住的刚需以后,普通家庭终于不用再为每月的房贷发愁了,有了保障房托底,真正需要房子的人有了更多选择,再也不用给房东打工一辈子了。
商品房的逻辑也变得完全不同了,新政实施之后,商品房的数量一定会大大减少,毕竟保障房可以解决大批量刚需人群的需求,商品将会想向更高端的方向发展,购房群体也会渐渐偏向改善型需求和高净值人群。
这些人对价格不算特别敏感,更多的的想法是追求住得更好,享受高端的物业服务和更完善的社区配套,这样也给人们的住房需求更多的选择,可以从保障房到100平的小三房,随着条件越来越好,渐渐换到150平的大平层,最后的终极梦想就是住进别墅。
这种类似于打怪升级的前进阶梯也让人的生活更有奔头,因此未来市场上商品房的玩家会更少,可供应的商品房资源会变得更加稀缺,开发商也会调整策略专门推出高端住宅。
这样房地产市场就会在政策的引领下逐渐分层,再也不会有之前各种黑幕抢房的事件发生了。
对深圳来说,福田、南山这些核心区域对方土地资源本就稀缺,大量刚需被分流到保障房体系之后,留在商品房市场的购房者我就变成了有经济实力的改善人群,这部分人的商品房需求稳定,而且也会推高这些地段的房价,房地产硬着陆的现象就不会发生。
那些偏远区域,曾经因为抢房热潮被拉高价格的楼盘,现在也将逐渐归于稳定,我们的房地产市场将会更加健康的发展。
不过对于房地产投资者来说,新政的实施一定会对现有的房地产投资产生影响,毕竟时代已经不同了,那种随便买套房子升值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我们要承认之前的商品房投资本来就不健康,房子说到底是要住的,并没有多少投资属性,之前的房地产热潮只不过是蹭了政策的东风而已,不管是从国家的层面还是从百姓生活的层面,房地产都不应该像之前那样太过火热,甚至出现很多人用杠杆拼命炒房的乱象,我们也是时候跟这些乱象说再见了。
现在房地产市场有风险,投资一定要谨慎,除了核心城市的核心商圈依然还能通过租金收益进行保持之外,其他非核心区域的房子入手一定要谨慎,除了政策一直在优化之外,人们对房子的要求和心态也已经发生转变了,未来非核心区域的房子涨价的潜力会非常小,如果现在无脑进行房地产投资,很有可能最后的结局不太好。
我倒觉得这样的政策挺好的,至少对年轻人而言没有必要把绝大多数的精力都放在房子上面,留下一点闲钱可以更多投入到自我提升上面,学点新技能、读个MBA之类的都挺不错的。
没有必要把最好的年华全部放在压死人不偿命的房贷和房租上,等到全国统一实行双轨制的时候,稳定的住所就会给刚需住房的人群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个人发展和买房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从容。
那种为了一套房搞得焦头烂额,不敢跳槽不敢创业的焦虑状态将会彻底成为历史。
参考资料:
保障性住房租后监管2024年6月27日
深圳市住房建设局
深圳配售型保障房封闭管理 禁止变为商品房
金台资讯2025-05-29
「e公司观察」封闭流转增保障属性 深圳配保房增加购房者选择
证券时报2025-05-29
通弘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